即便新店溪有河清之日,有些事物消失後,永遠也不會再回來了! 堀仔頭的耆老憶及孩時在新店溪畔看見水 獺獵食鱸鰻的情景,就是其一,現在只剩口述 歷史的殘篇,最後一隻生於台灣野地的水獺,死後被製成動物標本,孤零零地陳列在台灣博物館中,驗證了這篇口述傳聞。
萬華「老舊」的背後就是一層又一層的歷史。如果說它是歷史城區也不為過。過多的人造環境過少的自然元素,也是人樹拼命後的遺留。 堀仔頭的樹反倒是遺留了許多。說不清是姓楊的祖先有好生之德亦或是人老了老人抵不過樹更旺盛的原始生命力。這群老樹伴著老屋老人老聚落,吸呀吸的,把地底的水就這樣的汲取了起來。日復一日。
仁德、孝德、和德、全德、忠德、錦德、保德、銘德、壽德、榮德、興德;萬華36里中有11里有「德」字。「德」是台語「竹」之發音,這象徵了過去加蚋仔地區繁盛的麻竹筍生產。每年6~9月是麻竹筍的盛產季,現在已經看不到加蚋仔的麻竹筍、反而是如雨後春筍般的大樓開始蓋起來….. 長輩說大台北地區每天的豆芽供應是來自南萬華,是市區裡僅存的蔬菜供應地。因為這裡的水質是讓當地人驕傲的,不只是淡水河清、更有堀仔頭的活泉水~ 從30幾到4家的孵豆芽產業沒落、從清澈到污濁的淡水河、從奔流到即將湮沒的活泉水,現在似乎能緬懷的僅剩漂流在堀仔頭水圳裡的豆芽…
想像一下,如果您是三百多年前最初來到臺北拓墾的移民,您會先到哪裡?做些甚麼呢?首先會走到有人居的附近這樣比要會有安全感,所以當年移民就選擇在平埔族『雷裡社』的附近來拓墾。其次為了安身立命繁衍後代,其所選擇的聚落點,會考量其風水,原則不外乎有利務農業、蓋屋舍、興廟堂。所以當年具有好水源、土質佳的『堀仔頭』就成了首批渡海來臺北,打拼拓墾的漢移民最早興建家園的聚落點之一。
據說楊家人在清朝雍正年間就來到南萬華拓墾,蓋了楊氏祖厝,過著農耕的生活,口耳相傳,許多楊家人也跟著渡海來台,到堀仔頭定居。 每天大家都習慣一大清早在三合院的埕裡整理牛車、帶著農具到田裡工作,這樣的生活一直到民國初年都還有。每到下午,小孩子們還會在埕裡跑來跑去玩耍著,還調皮著刻井字遊戲在房子的紅磚上。楊家的子孫們變得愈來愈多,隨著時代發展,年輕人也都到外讀書工作,老三合院僅剩下阿公阿嬤的身影,有一天在國外工作的楊家年輕人回到老家,卻只見二十層的高樓,怎麼找都找不到三合院老家…當年偷偷刻上的井字遊戲再也找不到了…
窟仔頭消失紀念簿
周明誼插畫原作展
2014/11/4-11/12
「守護窟仔頭聯盟」及「水谷藝術」共同創作的【窟仔頭消失紀念簿】插畫系列,原作現正於水谷藝術完整展出中!!
一連九天
一天一篇的短篇小故事
訴說著窟仔頭的歷史和社區情感的聯繫
故事由「守護窟仔頭聯盟」撰筆,搭配「水谷藝術」的駐場藝術家周明誼的插畫,將在地漸漸不為人知的過往以精美的圖文創作呈現給大家。
歡迎各位關心老台北以及南萬華歷史的朋友們來現場參觀。
文字 / 守護堀仔頭聯盟
插畫 / 周明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