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酸水南 行為|影像藝術節

酸水南網站封面_工作區域 1_工作區域 1_工作區域 1.jpg

酸水,名詞。

名詞,包含但不限於指涉實體或抽象事物的詞類,可做為主詞、賓語,可受數詞語量詞修飾,也可以與介詞組成介賓短語。

 

分開來看,「酸」、「水」分別指的是五行中兩個不同的元素與性質。「酸」是五行中「木」的味道與性質,具有伸展、曲直生長、易動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水」是五行基本元素之一,在漢代經典《白虎通》中指出「水」的性質是:「北方水,萬物所幽藏也,又水者受垢濁,故臭腐朽也。」

 

「酸水」為專有名詞,用於人體,指為胃液,是維繫人體消化的重要機制,在正常的狀態中我們不會吃或聞到酸水。但當人類處於病了、壓力大、吃太多或中毒的生理狀態時,酸水會令人不適而吐出。它經過咽喉而使人感到酸味,在同時也侵害食道。

 

如同,經規訓與制約過後的身體,經社會馴化而成為思考單向度的人們,不會吐出酸水。不過,人類無法控制與抵抗嘔吐的人體生理反應,且當人類看到其它人吐酸水,聞到酸水的味道,也會使其有連鎖的不舒適感,這使得酸水成一種令人不舒適的東西,伴隨來的嘔吐這個行為則具有擾動和諧場域的暗示。

 

台灣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發展出一個從劇場、攝影、觀念、行為表演等跨領域結合展演的實驗路徑,從戒嚴時到到今日網路身體,都帶有面向對於時代、社會、國家機器不同衝撞與抵抗性。本次以酸水做為衝撞、抵抗的身體與行為之隱喻,嘗試在城南區發生以探討實驗影像/動畫與聲響、錄像與行為、戲劇表演、音樂等不同面向中的影像身體,藉以觀看東南亞區域以身體意識、行為、表演等較為的跨領域藝術創作。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