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所感 - 青年藝術駐村及駐點培力Sense of Site-specific / Artist In Residency At Wan-Hua and Periphery Area】
|主辦單位|水谷藝術
|協辦單位|那瑪夏拉比尼亞露營山莊
望安東安村、花宅聚落、白沙吉貝村
深耕文化工作坊
|展期|2019.09.05 (四) – 09.25 (三) 12:00 - 19:30
|計畫總監|彭才瑄
|計畫經理|陳俞方、邱玟潔、謝孟潔
|計畫發想與2018年執行|楊雅翔、賴慧珈、張致中、周明誼
|參展藝術家|台北萬華 - 許家峰、郭向凌、林安狗、姚睿蘭
高雄那瑪夏 - 周明誼、陳代如
澎湖馬公/望安/白沙 - 張致中、莊惠琳
(依駐村地點及時序排序)
|藝術家助理|王奕璇、黃子馨、陳奕慈、黃毓晴、張簡芷函、楊昕、霍蓉
|視覺設計| 黃子馨、黃毓晴、張簡芷函
|開幕座談|2019.09.07 (六) 15:00 - 17:00
與談人
> 藝術家:許家峰、林安狗、姚睿蘭、周明誼、陳代如、莊惠琳
> 水谷藝術總監:彭才瑄
|開幕茶會|2019.09.07 (六) 17:00 – 19:30
|地點|水谷藝術 B1-5F —— 台北市萬華區萬大路322巷6號
>> 本計畫獲文化部辦理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
>> 本空間獲國藝會視覺藝術組織營運專案及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空間營運管理計畫
「場所感 - 青年藝術駐村及駐點培力Sense of Site-specific / Artist In Residency At Wan-Hua and Periphery Area」期許打破台灣以往僅於城市駐村的城鄉差距問題,亦試圖翻轉偏鄉駐村多數是以參與藝術季,而非真正以「與在地互動的駐地研究」方式深入踏查及探討該地的議題外,亦因「當地駐村並發表」的時程匆促,致使降低作品概念之完整性。進而輔以「場所與人建立的情感基礎」概念,結合「甲地駐村甲地展」與「甲地駐村乙地展」兩種駐村模式,透過將偏鄉議題帶往城市發表,亦將城市人的視野帶入偏鄉,引起更多的公民互動參與,提高對於原鄉與偏鄉的文化平權關懷。
場所(place)是什麼?挪威知名建築教授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認為環境的特色就是場所的本質,也就是包含了具有物質本質、型態、質感與顏色等具體事物所組成的總和整體。它包含了地理位置(location)、物質形式(material form)、與它所有擁有的價值與意義(value and meaning),場所具有明顯的文化因素。當人在場所裡面時,場所本身的意義與人與場所之間會產生某種情感的依賴關係,人與地方形成的感情聯繫是一種總體感知的總和。
這些讓人們能夠透過認知來建立基模(schema) ,個體藉以認識並適應各個不同的環境,讓自我經驗與認知與外界現實世界能夠有其相對應。在這過程中所建立的方向性與認同感,就是人們對其所在場所的關係性,人們透過這個方式來辨識地方,並對這個場所產生依賴與認同感、歸屬感等,也就是「場所感」。
而本次駐點計畫,亦由八位藝術家分別前往包含台北萬華;高雄那瑪夏;澎湖馬公、望安、白沙與吉貝三地駐點。
- 台北萬華 -
林安狗「現地與他者:少女黃鳳姿的艋舺空間朗讀計畫」是以日治時期作家黃鳳姿(1928-)為線索創作的系列作品。現地(in-situ)意為「原地、臨場」,也強調「正在發生中的連續觀察狀態」,日文漢字現地(げんち)除了是「現場、所在地」,尚有「事物實際發生的場所、現居地」等意涵。單頻道錄像選定黃鳳姿文本中的艋舺空間,由藝術家介入該空間並且進行一段描寫該空間的朗讀。
郭向凌以漫遊者的姿態梳理萬華經驗,提出「萬華採集計畫:違章透視」計畫,從萬華違章建築、城市演化以服裝結構的方式進行立體寫生。將採集而來的立體結構「降次元」至二維幾何平面圖,再嘗試將其空間重組成服裝。
許家峰「108683226」計畫以視障者的身體感官經驗,駐村期間以由陪同人的視角引領認識南萬華,在面對環境、語言、情感甚至創作的焦慮與模糊(殘缺),打開一條非視覺的地理註記。
姚睿蘭「被遺棄的不潔」 (Abandoned Uncleanness) 計畫,從無能治理的鬼故事大樓,到無意治理而消失的克難街,以及抹除治理所造成的政治冤魂、街友、榮民、站街。並以舊聞畫面為引,描繪出屬於萬華的克難地圖。
- 高雄那瑪夏 -
陳代如「04150514傳授圖」計畫,從田調訪談、身體經驗、生活技能、經驗傳承、政治角力等多重視角,呈現莫拉克風災後居民的沉重記憶與政府權力下的居民日常。
周明誼「然後牠就死掉了」計畫,透過一個耆老的故事述說一隻因狩獵死於露營地草皮的獼猴,以死前視角,重建起牠在斷氣前400公尺的路途,呈現出人猴衝突背後的原住民狩獵文化與生態保育之間的對立與爭議。
- 澎湖馬公、望安、白沙與吉貝 -
張致中於澎湖望安島寄宿花宅期間,探尋日治末期澎湖望安島的「作鴛鴦」血淚史,從鸂鶒竊佔鴛鴦的文化演變史,到「鴛鴦窟」一地名之溯源的曖昧與背後沈重的現實,成為一個荒誕謬誤百出的虛構官方軍事觀光景點之現實。
莊惠琳「聖物與剩物」計畫探訪於澎湖望安島與吉貝嶼,從土地公廟誌裡土地公顯靈化身為石頭的典故,衍伸海邊拾得物件與信仰之間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