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4-1.png
14-2.png
14-0.png

《who’s who》在韓國與台灣分成兩個不同深度的路徑討論,分成兩個不同的子題進行,藉由雙邊駐村交流,讓台灣與韓國觀眾能夠認識雙邊的藝術家。在Who's who這個大主題下,衍生兩個子題「誰是誰:印象」、「名人錄:沒有臉孔的名人」。

韓國策展人Inyong An與Seewon Hyun從日常經驗提出人面對異域的經驗。她認為人對於陌生人的第一眼印象取決於當時的態度與情境,對於雙邊交流,她選擇的藝術家討論的是面對「異域」的經驗,一種不自在或略帶點揣揣不安的心情,她選擇的韓國藝術家是曾經到過台灣,有著不同時間的停留,並根據這些台灣印象,作為創作的文本進行各種視覺創作或行為。

 

 

台灣土地上生活的尋常人,都是談及到「人的表象」,也就是作為「人類目錄」中那層放入括弧存而不論,那層作為人存在本質的內涵,這點恰恰做為作為台灣策展的前脈絡。台灣策展人楊雅翔將其延伸至台灣策展的脈絡中,策展人粗淺的將「名」的指涉清楚衍生到「名人」,將「景觀名人」、「廢棄名人」、「口傳名人」三種類型,其實就是談到利用名的刻板印象在加工製造的人類樣本的一個歷史唯物進程。若重新藉由回到中國哲學樸實名實論在討論去思考:我們透過什麼東西去認識一個人,又或者指認出他們是誰?

 

 

我們在日常語境中,時常使用「名」指稱一個對象,給予稱謂的同時也給賦予對象內涵(intension),並在動態的時間軸線與情境中,透過各種事物增加對象的外延(extension),對象的「名」成為對象的表徵,有時卻會成為對象本身,形成一種扭曲的意識形態。

 

 

在此脈絡之下,台韓藉由雙方的討論,與藝術家作品的建構,試圖完整了一個人轉化成「目錄」,

成為「物」的一個歷史動態。

-----

本展以錄像與裝置為主,推薦兩國藝術家共同參展。本展同時亦為2016「滲透影像媒體藝術節」的外掛展覽,2015年,tamtamART TAIPEI舉辦為期6週的「當。滲透影像媒體藝術節」,與東京、上海、新加坡、首爾、里昂5個城市的藝術單位交流,串連起台灣北中南10處在地藝術單位,其中包含劇場、音樂節與當代藝術空間來展現跨領域、跨單位的活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