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1-1.jpg

昨日地景-尼泊爾與台灣鄉憂系列計畫II:林羿綺、呂易倫、梁云繻

 

 

 

 

 

駐村地點:Gallery Mcube

 

Noise Community:台馬實驗聲響、獨立音樂與藝術進駐社群交流計畫:周明誼、鄧雯馨

駐村地點:Raw art Space

 

外掛:壞種子調研計畫(香港/韓國/大馬)/楊雅翔、韓國光州性/別調研計畫 /黃孟雯

----(活動)---

開幕聊聊與茶會2018.12.22 18:00pm

題目 | 貓去哪了?

聊聊與亂入| Soma liang (2018尼泊爾駐地計畫研究員)、林羿綺、呂易倫(尼蟲寄生錄像藝術家雙人組)

閉幕聊聊

認真講座 | 韓國T也畫眼影!(題目暫定)

對談 | 黃孟雯(2018韓國光州駐地計畫藝術家) x 楊雅翔

鄧雯馨《超時空WIFI》

「真實眼睛所見,再透過數位化處理後,是如此的熟悉又陌生。」

藝術家2018年駐村馬來西亞吉隆坡Raw Art Space,觀察吉隆坡城市中的建築、宗教、種族與 馬來西亞總

統大選。馬來西亞通用著馬來國語與英文,但在生活中各自訴說著自己家鄉的語 言、穿著屬於自己宗教或

是總族的服飾。唯一的共通點,是當你佇足在KL Sentral Station︐ 會發現人手一支手機,大家低著頭盯

著手機沈浸在各自的小宇宙內。人們頻繁的使用社交網 站及通訊軟體,上傳自拍照與打卡,藝術家透過電

腦後製的城市影像,扭曲了原本攝像機鏡頭所留下的記憶,真實的影像在虛擬之間,重複的運算與重組,

像是時空與時空正在傳輸中 的對話、藝術家與時空的對話,由手機的攝像機鏡頭所留下的數位記憶,傳送

給在遠方的親友亦傳達給觀展者。

周明誼《犬的未來考古學》

馬來西亞是一個伊斯蘭信仰的國家,出於宗教原因,狗在馬來西亞社會中成為一個禁忌,在外國人的觀點

,尤其是華人,這是一個很意思的現象。華人很愛狗,會養狗會溜狗甚至會視如己出如家人般生活,但在

這裡藝術家觀察到,在大馬人多數的社區內,街上的流浪動物你看不到狗,只會有貓與家八哥,在大馬家

裡養狗的人很難帶狗出去散步,因為沒有地方可以供狗狗溜達或運動,這些與人類最親密的動物,被關在

家中於是患了病,牠們沮喪牠們憂鬱,大馬有許多動物醫生,但卻沒有狗狗的心理醫生。

於是藝術家想像未來的世界裡沒有狗存在,在過去幾個世紀狗滅絕了,關於他們的描述圖案也都被抹去,

使得人們對於狗的長相狗的生態狗的一切一無所知。在整個整個歷史中, 擁有言論權利的人很容易以任何

理由使他人邊緣化,這次藝術家通過荒謬的重建狗的形象,試圖讓觀眾重新思考禁忌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以及關於環境問題的關係。

林羿綺《運行針:加德滿都》

“你知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的重逢嗎?”

延續我創作上關注那些屬於城市邊界的異質領域,在尼泊爾的駐村計劃裡我拍攝出一部關於生命循環的故

事。藉由在地日常生活中的拍攝與描繪,去敘述三個關於靈魂循環的寓言。通過使用上下雙屏幕,將區域

圖像分開並同時呈現。 試圖超越影像線性紀錄裡圖像的單一屬性,打破影像中的空間並且重新產生鍵連。

呂易倫《在這裡,嘗試著表面即所有。》

我想以個人體察後的經驗透過影像傳達給觀眾。

在尼泊爾駐村時嘗試以當地的生活狀態捕捉許多片段的畫面,這些具有彰顯其質地、微觀的影像透過影像

裝置編排後,展現出除原本意義之外,也綜合交織出新的感知意義(第三層意義)。採用照片邊緣打印的色

票突顯出從光學拍攝最終進入印刷程序的一種物理實存狀態,試圖拍攝許多被放大的生活細節,讓觀者可

以產生隱弱地共感、對應。

21-1.jpg
21-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