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FB粉絲專頁.jpg

港口城市人:台灣與阿根廷藝術交流計畫
Residents of the Port City: An Art Exchange Program between Taiwan and Argentina

阿根廷是南美洲第二大國家,國內種族多元,15世紀後,西班牙向海外擴張領土,在拉丁美洲建立長期的征服和殖民統治,引進非洲奴隸貿易作為殖民勞動力,反過來也以種族混血及跨文化融合手段來教化原住民。

移民並未止步於港口,來自歐洲、亞洲及非洲的移民相繼橫越大陸,包含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的移民,1980年代後華人移民在此落根,形成當地第四大移民族裔。

阿根廷外海靠近福克蘭群島的地方,是南大西洋阿根廷魷魚的最大漁場,阿根廷人本身不吃魷魚,倒是吸引了一群逐魷魚而生活的人們,遠渡來此展開七個月的捕撈生活。台灣在八零年代有一批捕魷移民潮,就算每次魷魚季需要在海上待一整個月,密集又粗重的捕撈與加工活、高昂的投資額,都沒有嚇走這些台灣人。

這些台灣人成為阿根廷的「港口城市人」生活著,如今越來越多的華人往內陸移動,華人移民已經不是初來乍到的生澀者,他們嘗試融入當地生活,說西班牙語,他們的第二代也在此出生。與美國的移民經驗不同,華人的移民並非大規模移民,一直到近年才開始逐漸形成華人移民社區。而華人到阿根廷早期大多從事飯店、小雜貨店等與生活日常相關的商業行為。

水谷藝術所在的萬華加蚋仔,為漢人在台北地區最早開拓的土地。康熙48年(1709年)陳天章等五人組成了「陳賴章墾號」,率領民眾至無主地開墾。繼陳賴章墾號後,閩南泉州移民的勢力開始進入北台灣,首先發展起來的便是艋舺。

據日據民俗學者池田敏雄(1916-1981)指出,當年此地是平埔凱達格蘭族以獨木舟(Mankah)載運番薯等土產與漢人交易之地,漢人便以「蟒葛」或「蟒甲」來表示獨木舟,以「艋舺」來代表番舟聚集之處。萬華地處於大漢溪與新店溪的交會口,清領時期商人來此貿易,慢慢地由小渡口演變成大商港,當地曾有三大碼頭,雖然後來河岸逐漸淤積,大稻埕取代了艋舺,但人們隨著碼頭發展不同的城市輪廓與文化肌理。

「港口城市人」做為雙邊交流的概念,與VideoBardo相互推舉藝術家,針對計畫主題回應及討論,並舉辨雙邊實體及線上成果發表,以各自關懷的議題開展,進而在雙邊進行不同的社區交流與行動。透過長期的交流與合作計畫裡,得以建立夥伴網絡關係。

▍台灣發表
展期|10/9(六)— 11/7(日)12:00-19:30
地點|水谷藝術(台北市萬華區萬大路322巷6號)
台灣錄像展區|汪紹綱(台灣)、紀凱淵(台灣)
VideoBardo拉丁美洲錄像展區|Javier Robledo(阿根廷)、Marisol Bellusci(阿根廷)、Carlos Cruz & Estefanía Diaz(墨西哥)、Josefina Tai(阿根廷)、Luciana Rizzo(阿根廷)
VideoBardo播映單元|Ebba Jahn(德國)、Eta Dahlia(俄羅斯/英國)、Methas Chantawongs(泰國)、Susanne Wiegner(德國)、Verena Stenke & Andrea Pagnes(德國/義大利)

▍線上座談
時間|10/16(六)17:00-18:30
與談人|水谷藝術總監彭才瑄
    藝術家汪紹綱、紀凱淵

▍阿根廷發表
展期|實體播映11/25(四)—11/28(日),線上播映11/28(一)—12/3(五)
地點|阿根廷聖馬丁文化中心Centro Cultural San Martín及線上
台灣錄像播映單元|汪紹綱、紀凱淵、何彥諺、王煜松、林盈潔、張根耀、洪鈞元、吳天章、陳依純

主辦單位|水谷藝術
合辦單位|台灣文化產業學會
交流單位|阿根廷Videobardo國際影像詩歌節
VideoBardo策展人|Marisol Bellusci、Javier Robledo
贊助單位|文化部
計畫總監|彭才瑄
計畫經理|陳美智、謝孟潔
計畫發想|楊雅翔、賴慧珈
視覺設計|林子寧
展務助理|林以寧、林霈楨、邱怡婕

※以上於台灣發表之「台灣錄像展區」、「VideoBardo拉丁美洲錄像展區」,以及於阿根廷發表之「台灣錄像播映單元」由文化部贊助展出。
※水谷藝術獲國藝會110年「視覺藝術組織營運補助專案」及台北市政府文化局110年度「營運扶植補助」

8D4A1321.jpg
8D4A1370.jpg
8D4A1540.jpg
8D4A1507.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