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1884 》吳天章個展 《Tide 1884 》Wu Tien-Chang Solo Exhibition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 : 109/09/25 ~ 10/25
(10:00~17:00 每周一休館,10/1中秋節休館)
展覽地點 :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 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113號 )
▍展覽介紹
歷史悠悠,基隆是一個充滿戰爭記憶的城市,在那大航海國際競逐的年代,基隆即遭遇列強的覬覦,被迫提早登入到那遙遠並揉和著海砂鏽痕、煙灰的征戰歲月,像幽靈般無聲靜靜見證了台灣歷史滄桑的一頁……
吳天章個展《潮汐1884》作為與故鄉基隆有著濃厚情感的首次家鄉特展,將於109年9月27日至10月25日於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展出。吳天章將展出其威尼斯雙年展作品《再見春秋閣》、《難忘的愛人》,並為本次現地創作新作《潮汐1884 》錄像、聲音裝置,且於9月24日、10月25日舉行二場藝術家講座,探討他在基隆的成長經驗與創作歷程,分享他創作三十逾載的生命觀與時間觀,誠摯邀請大家前來與吳天章一起穿越歷史長河,回溯港都風情。
▍創作自述
我祖藉為彰化縣鹿港鎮,但出生、成長於基隆,父親早年在火車上販賣違法的私煙,不小心停留在台北火車站,也不經意的逛到西門町,看到西門町的電影看板,為其所吸引,遂留在台北西門町的貴陽街當電影看板繪畫學徒,學成剛好基隆有家新落成的電影院來台北找電影看板繪畫師傅,於是決定回原鄉鹿港接續老母兄弟舉家搬遷至基隆創業。印象裡父親總覺得繪圖並不是一個很安穩的工作,雖然我自幼就很喜歡畫畫,但父親從不鼓勵我走上這條路。考大學時父親再三告誡我不可以報考美術系,但我仍偷偷填了美術系志願。記憶裡父親曾說過我出世的周歲時,他特別以「抓周」的方式來預卜嬰兒未來的行業與命運。這是台灣早期的一種生命禮俗活動。父親備妥道具,希望我拿六法全書, 好將來當律師或法官,結果我拿了畫筆,注定今生要當畫家。
小時候,記憶裡就是美國水兵,船員和外省伯伯…至今仍深刻。而當時接收台灣後的國民政府大撤退,大多是由基隆港上岸,在基隆落地的外省人口眾多,基隆可說是台灣不同省籍人民的第一個大熔爐。我是二戰後才出生的「嬰兒潮」世代,泛指在二戰結束後,遠赴戰場的男人解甲返鄉,觸發了大量的嬰兒出生,大約是指1945年~1965年出生的人,很幸運的是這些人置在一個承平的時代。
這世代的人見證了台灣從戒嚴前的專制威權時代進入解嚴後的民主自由時代,也經歷過國際社會圍堵共產主義下的冷戰時期到全球化時代的來臨,童年的時候,我就住在愛三路的小巷弄,父親開設招牌廣告行,我們家就是跟林開群洋樓家族承租的,從小我就廝混在廟口附近,童年常在港口跟著美軍水兵SAY HELLO!阿凸丫會丟銅板或口香糖給小朋友,我的記憶全是美軍協防台灣,台灣俗稱「美援」時期,那時港口週邊佈滿了「BAR」酒吧的霓虹招牌,小時候映入眼簾盡是穿著水手服,纏著吧女臀腰的美國水兵,蹣跚而醉步街頭,街市也開了好多的「委託行」專賣水兵攜帶進來的舶來品。
「鬼」的故鄉,基隆(港)昔日稱為「雞籠港」或「雞籠灣」。基隆港為台灣主要物資吞吐港及海軍基地的地位,太平洋戰爭爆發首當其衝,成為美軍轟炸的首要目標,港埠幾成廢墟,戰後就有很多冤魂傳說。小時候跑到中正公園玩,公園裡有個忠烈祠放著很多戰死的國軍靈位和日本神社,記憶裡去和平島海邊遊玩,也看過許多公墓(中法戰爭遺留下的法國公墓),對兒童來說是很森嚴且恐怖。尤其神社遺跡和公墓,經由大人穿鑿附會,編織很多戰爭亡魂的鬼故事,在我幼小的心靈埋下「魂魄」生命信仰雛型。加上中元普渡傳說,日後成為藝術創作中很大的養份。
在那個「保密防諜」的時代,學校擁有很多防空洞,沿著後山可以爬上許梓桑古厝,再從就是今日廟口附近(昔稱的「少將腳」)放學回家,放假日我也會偕同學,從昔稱素有「基隆銀座」之稱,義重町的義二路,經過三沙灣前往大沙灣海水浴埸戲水,童年記憶裡有很多日式的巴洛克建築如基隆驛(火車站),港務大樓、舊輪船招商局(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現址)、基隆台灣銀行、基隆郵便局、基隆公會堂(基隆市文化中心現址)…,很多都在國民政府接收後被國民黨以避免「皇民化」政治考量破壞殆盡。早在1965年,就有一部好萊塢電影「聖保羅砲艇(The Sand Pebbles)」到過基隆拍片取景,岸上有許多巴洛克建築、酒吧、咖啡廳,非常異國情調,當時劇組甚至稱呼基隆為「多雨的哈瓦那」,50年代基隆是我美麗的童年。
▍主協辦單位與工作人員
指導單位 : 基隆市政府
主辦單位 : 基隆市文化局
策展單位 : 水谷藝術
指定投影機 : Optoma 奧圖碼
展務協助 : 耿畫廊、TKG+
藝術家 : 吳天章
展覽總監 : 彭才瑄
設計 : 魏妏如、陳彥如
攝影拍攝與後製 : 陳俊宇
影像熔接同步 : 張暉明
3D建模與列印 : 金展創意有限公司
紀錄影像拍攝及後製 : 陳俊宇
攝影助理 : 李旻晉
美術助理 : 謝其軒
裝置電子線路設計 : 鄭永銘
策展團隊 : 蘇長慶、謝孟潔、陳美智、王雅慕、張文豪、林子寧、高德瑜
展務協力 : 吳聯吟、林書緯
特別感謝 : 廖瓊瑶、王麗涵、許智瑋、黃天富、黃景祥